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习惯提前三个小时到达机场的耶伦不喜欢让市场吃惊,昨晚也一样。在全球瞩目的美联储议息会议后,耶伦主席向市场宣布,联邦基准利率将维持不变,这也符合大多数市场分析人士的预期――事实上,反映市场预期的联邦基准利率期货交易显示,会前市场认为美联储加息的概率已经低于25%,而一个月前则为50%

  一如以往,市场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会后声明上,耶伦的讲话中其实并无太多的亮点,但矛头直指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近期不断发酵的新兴市场危机成为美联储关注的焦点,而中国央行在8月初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后出现的新兴市场抛售潮,则成为美联储需要保持谨慎的重要原因。

  同样,耶伦也提及了未来加息的可能性,甚至在10月份可能临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加息等。一般而言,美联储的议息会议后如果没有新闻发布会,那么市场一般认为美联储不会作出加息等重大决策,而10月底的这次会后没有安排新闻发布会。

  当然,这样的事情很难发生在“提前三个小时到机场”的耶伦身上,耶伦的这种表态只是一种正常的“风险提示”而已。

  伴随着“鸽派”的声明,美元开始出现走弱,美国国债收益率也出现大幅下降,两年期国债收益率的单日下降幅度为近7年来最大。接下来的问题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美联储才会启动加息进程?

  此前,美联储曾经为可能讨论加息的时点设定了这样的两个门槛,分别是6.5%的失业率以及2.5%的通胀率。目前美国的失业率下降至5.1%,远低于6.5%的门槛,而核心通胀率已经达到1.8% 美联储则按计划开始了“讨论”,但似乎并没有急于真的加息。

  耶伦曾表示,“当我们对美国就业市场状况进行评估时,不能只考虑失业率的问题,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昨天的会后声明中,耶伦也表示,与加不加息相比,加息的路径更加重要,这似乎意味着美联储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讨论未来可能的“进程”。

  与当年实施QE不同的是,当年的QE带有应急特征,但与当年相同的是,美国仍然牢牢掌握全球货币政策的主导权。毋庸置疑,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好转,美国在货币政策上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经济迟迟未见起色,只能导致货币政策主导权不断消失。

  美国是否加息的靴子是否落下,虽然是全球市场翘首以盼的事件,但不幸的是,无论美联储做出怎样的决定,新兴市场都将面临压力。

  假设一下,如果美联储长期不加息,那么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将增强,这将造成资金流向美国,并造成美元升值,以“美元丧失竞争力”为理由,美联储仍有可能对“加息保持谨慎”。另一种情境下,即使美联储在今年年内加息,那么市场则会预期美国加息的速度可能会快于预期,这仍然会造成美元兑新兴市场货币贬值。

  因此,除非通胀大幅上升,否则美联储仍将采取“走一步,看三步”的策略――坦率地说,这符合美国的利益最大化。

  美联储不希望看到美元过于强势,与此同时,资金流入美元,也将有利于缓解美国债务问题,也将支持美国的消费,同时不用为外国投资者提供太高的国债收益率。

  反过来,新兴市场的麻烦则难以解决。如果经济发展不振,那么汇率持续贬值会造成资本流出和通货膨胀,如果美元处于弱势,那么一定程度的贬值可能有利于扩大出口,但在美元强势周期中,贬值无异于火上浇油。如果通过财政刺激来改善经济,则会增加赤字,这又会反过来压制汇率。货币政策放松也会导致资本流出……

  在新兴市场中,中国尽管面临困难,但仍有较多的政策准备,比如说中国仍有相当多的外汇储备,存准率的水平较高也意味着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较大。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需要解决的一个短期风险点,是企业面临的外债问题。希冀解决这一问题,可能意味着人民币不能出现严重的快速贬值。

  如此来看,央行需要在境内外市场捍卫人民币的汇率,以避免市场形成踩踏效应,同时中国企业也需要逐步地减少自身的“单纯套利”的美元敞口。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任何的“互不信任”都有可能造成“囚徒困境”。同时,如果大量的美元债务转为本币,则有可能造成国内货币供应量的上升,加大未来的调整难度。

  长期来看,中国则要通过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来改善企业盈利。目前来看,传统行业的产能过剩压力较为严重,但转向消费驱动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需要认真考虑政策框架,比如说到底是通过财政刺激还是通过减税增加消费、如何重新定位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独立性与汇率目标之间的重新平衡等等。

  美联储把问题抛给中国,中国该如何作答?

话题:



0

推荐

周浩

周浩

172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负责北亚地区宏观和市场研究。目前常驻新加坡,此前若干年在上海工作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