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在让市场失望的贸易和外储数据后,中国11月份的实体经济数据倒是不乏亮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6.2%,是半年以来的最高点,显著高于市场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升11.2%,也是今年以来的最高点。

从这两项数据来看,推动其超预期的主要是汽车产销两旺,这与从今年101日开始出台的对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的政策不无关系。11月份,汽车日均产量同比上升16.0%,上月则为4.9%。与此同时,汽车销量在11月份则同比上升9.0%,上月增速为7.1%。这样的数据表明汽车成为了推动了数据转暖的主力军。

在需求出现改善的同时,在供给端却显现出了另外一幅景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与上月持平,总体仍然在低位徘徊。房地产投资增速在前11个月则下滑至1.3%,成为拖累投资增速的主要因素。

同样值得玩味的,是房地产销量仍然在上升,前11个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上升7.4%,稳定在一年多的高点附近,销售金额则同比上升15.6%,这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表明房价同比上升幅度也相当可观。

将这些数据结合在一起,我们似乎能够读出一些新的政策信号,加上近期中国官方一直强调“供需两侧发力”。简单总结一下我们的发现:

首先,需求开始回暖,主要的动力源自于传统的两大件:房地产和汽车。这两项商品的货值较大,需求一旦释放,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大。从这几年的经验来看,中国往往在第四季度进行一定程度的“微刺激”来稳增长,但往年较多通过基建项目进行刺激。今年则转向了终端需求。

第二,与以往不同的是,需求改善的同时,在供给端仍然保持着一定的“冷度”。投资增速在低位徘徊是一例,另一方面,基础工业品的产量仍然较为疲软,粗钢产量同比上升2.0%,水泥下滑6.6%,十种有色金属上升1.4%,乙烯上升1.5%,原油加工量上升3.3%。这与投资增速较低尤其是房地产投资增速较低相印证。

从数据中,我们已经读到了一丝风暴的味道。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那么中国很可能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在供给侧对产能过剩行业进行大规模的限产和减投资,同时严格控制在三线城市的新建住房。在需求端,政府将通过多种方式来刺激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需求,以期能够在数年之后让房地产市场目前的失衡状况得到缓解。

如果这样的状况持续,相信未来一年整体经济增速仍将面临压力,但对于整体经济的转型和结构调整来说,这将埋下希望的种子。

 

话题:



0

推荐

周浩

周浩

172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负责北亚地区宏观和市场研究。目前常驻新加坡,此前若干年在上海工作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