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比特币频频创下历史新高之际,相信很多投资者对于这个交易品种的认知还非常有限。与比特币相关的传统研究领域,比如说大宗商品和外汇,似乎也无法将其纳入其惯用的研究框架内。尽管如此,区块链相关的各种理念却越来越被专业和非专业投资者认可,从这个角度而言,对于比特币的研究和对其认知边界的拓展,已经成为必然的时代潮流。
 
比特币事实上是一个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体,其底层技术是区块链,这种加密技术保证了比特币的安全性,其核心理念是“去中心化”,与此同时,其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交易,这些事实上打破了传统的主权界限。同时,比特币的获得需要时间和能源,这导致了其供给是边际趋减并逐渐达到极值。
 
我们可以将比特币与黄金作一些直观的比较。黄金作为最早被使用的公认全球货币,其稀缺性、可长期保存以及价值被广泛认可,创造了“金本位”的基础。然而,金本位却最终崩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稀缺性导致的——因为作为货币的黄金供给增加缓慢且随机(金矿的发现是不可预测的),这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供给无法匹配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这就带来了“通缩”,并因此导致了金本位的最终崩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金和比特币都存在着供给有限的特性,但与比特币相比,“金本位“并没有对国家主权带来挑战,在某国领土内发现的黄金,天然地会成为该国的财富。通过全球贸易,黄金作为硬通货成为交换媒介,并分流到世界各地。通过税收的形式,主权国家也获取了相应的黄金,用于国防等一系列财政开支。从这个角度来看,黄金与后来的各种流通货币一样,成为了强化主权的一部分。
 
与黄金相比,比特币与实体贸易的连接十分有限,但对经济和金融主权的挑战则显而易见。从比特币的创造来看,它通过一种完全“非官方”的渠道产生,没有一个主权国家能够知晓或者影响其供给,而通过互联网,比特币则又自由地传播,却又不存在明显的地域局限,同时也有一个相对公认的交易价格,而金融监管机构却对其几乎没有影响能力,对其交易规模和资金流向也知之甚少,这显然成为现代金融监管中的一个难题。
 
然而,比特币成为金融交易中的明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交易价格经历过若干次的起飞和没落,即使在比特币再度起飞的眼下,市场对其的理解也仍然是模糊且复杂的。而事实上,对于比特币来说,其最为关键的一跃是如何从一个金融投资产品变身为一个可以用于日常支付的货币。
 
事实上,全球的央行们已经开始了与比特币的各种竞赛,根本而言这是一个关于边界的战争——央行创造的数字货币是有主权边界的,而这种货币能否获得大众认可,是其能否生存且发展的根本条件。而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即其创造与传统货币供给完全脱钩——能否真正获得支付能力,则是一个看似遥不可及但无人可以否认其未来的可能性。但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看似对于主权货币的争夺或者摒弃,事实上使用的是同一种加密技术——区块链。
 
对于任何一种数字货币来说,可靠的加密技术是其能够被认可并获得推广的关键,与纸币天然承担着官方信用不同,数字货币从一开始就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困境,区块链这种不可修改的底层加密技术则天然地成为了数字货币的温床。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种看似奇怪的景象,即意图打破比特币神话的各国央行们,事实上也在使用比特币的底层加密技术来创造一个存在信用和主权边界的数字货币。这样的竞争大概率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比特币到底会否成为真正的支付凭证,也因此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各国央行创造出带有主权特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的拥趸们仍然可以强调比特币仍然是“未来”。
 
从黄金的经历来看,其经历了从矿物到货币并最终成为一个投资品,其定价虽然基于各种条件,但公认的定价货币却是美元。比特币也是以美元作为定价基础,这是其作为投资品的重要标签。如果比特币不能走出这样的定价体系,而一旦作为其底层技术的区块链被迅速复制到主要主权货币,那么比特币就会大概率成为若干投资品种的一个,其想象空间也会被大幅压缩。
 
与此同时,比特币波动的价格以及用于支付可能存在的漏洞(比如说可能会被黑客窃取)等等,都导致了其仍然缺乏安全的应用和支付场景。而过去一年中比特币的价格飙升,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资产升值大潮裹挟的产物之一,而这与宏观环境看似相关,但多少有些牵强——与股票市场中的“结构性行情”类似,涨幅较大的股票与跌幅较大的股票都在市场中共同存在,难道这两者都可以用流动性等宏观环境来解释么?
 
因此,比特币狂热对眼下投资风格最极致化的反映之一。从拥抱成长到拥抱核心资产,科技感和稀缺性成为市场提炼的关键投资要素,比特币正好踏上了这样两个风火轮,同时其天然的神秘感也让市场对其追捧有加。但无论如何,在强调比特币的若干卖点的同时,投资者也需要清楚其天然存在的缺陷。历史上无数次的经历告诉市场,极致的投资风格一旦转向,其留下的也依然是一地鸡毛。
话题:



0

推荐

周浩

周浩

172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负责北亚地区宏观和市场研究。目前常驻新加坡,此前若干年在上海工作生活。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