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周”游记

    我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对外汇市场产生如此大的兴趣。我也曾经是一个股票市场的韭菜,从股票市场的角度来看,外汇市场的波动实在太让人提不起精神来了。

 

    但从业时间越长,我越发觉得外汇市场跟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数字变化背后,都代表着巨大的生意和牵动人心的利益,当然永远不会缺少的,是人性。然而,即使有这么多外汇分析师穷尽一生来分析,似乎也掌握不了这些看似简单的数字变化背后的密码。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开始把我看到的和想到的写出来。写作可能是我的专长之一,因为我本科学的是新闻学,也曾经做过几年的调查记者。从记者到研究宏观经济再到解读外汇市场,是看起来有些相关但事实上完全不同的角色。我觉得是个好的时候,把我的现在和曾经的身份结合起来,告诉大家我眼中的外汇世界。

 

    外汇市场并不复杂,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大家理解这个市场。

 

    外汇市场也挺复杂,所以我觉得讲述的方式会让大家觉得并不那么枯燥。外汇市场的林林总总,可以成为我们理解经济、市场和交易的血脉,我们既要看到经济的基本面,又要看到资金的流动,同时要考虑市场头寸的变化。

 

    所以如果你可以用外汇来测试你的经济学知识,你要学会理解那些数据变化背后的逻辑和意义。你也可以用外汇来测试你的货币银行学和世界经济学,资本流动背后的货币政策变化、利率环境变动以及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的伸缩,随时会让你觉得自己学到的东西真的太少了。你也可以用外汇来测试你是否具有交易员的禀赋和能力,虽然我不是一个好的交易员,但我可以大致告诉你――你是否具备类似的潜能。

 

    而且你还要懂点历史、懂点政治、懂点文化、懂点地理,所以我才会推荐大家进入我在《华尔街见闻》开设的30集身临其境的交易核心课《货币周游记》。

 

2 历史中的答案

    而对于目前的市场来说,眼下蔓延的贸易战担忧,是一个“unknown unknown”,也就是完全的“不确定性”。没人知道这场贸易战会走向何方,也没有应对贸易战的准确答案。
 

    回溯历史,我们也许会有更好的答案。很多人都清楚,美国曾经在80年代中期要求日本和西德等国签订了一份“广场协议”,签订这份协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对日本和西德出现了大规模的贸易逆差。在各方利益的协调下,日本和西德最终同意本国货币兑美元升值的最终方案。
 

    这份著名的协议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首先,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不可忽略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二战之后的国际金融秩序,而美国的马歇尔计划等援助计划也导致了欧洲和日本对于美国的深刻依赖。直到今天,我的很多德国同事们还对美国有着良好的印象,这背后就有马歇尔计划的痕迹——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西欧地区的生活品质,同时也让战后重建能从废墟中快速推进。当然,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一个经济发展的欧洲对于抵御共产主义和苏联则是相当关键的。而日本则长期处于美国的军事保护和经济援助之中,对于大哥也有着天然的依赖。
 

    美元通过各种援助计划源源不断地流向海外市场,这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能够落地的重要因素。没有完美的制度。美元中心下的固定汇率制度从60-70年代起就开始面临挑战,背后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特里芬难题”。经济学家特里芬提出,如果一国需要取得经济发展,就会通过贸易顺差来获取美元,这就会导致美国的国际收支恶化,美元自然就面临贬值压力,那么固定汇率制度就难以存在。
 

    这个天才的构想跟“欧元之父”蒙代尔提出的“不可能三角”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妙。根本上来说,只要经济在发展、资本在流动,希望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设想几乎是不可能的。
 

    而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而已,美国的经济发展依赖消费、对外战争和军事保护承诺导致财政急剧恶化,如果美国实现经常项目(贸易+财政)顺差,那么世界经济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因为大量的新兴国家都需要倚赖美国的消费,才能够实现自身的脱贫和经济发展。而一旦美国出现贸易顺差,美元就会面临升值的压力。
 

    于是,从任何角度来看,固定汇率制度都是无法存在的,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在70年代初土崩瓦解。浮动汇率制度走向前台,只是美元中心制度仍然稳固地存在着,直到今天也依然如此。
 

    因为经济发展模式的固化,美国会天然地存在经常项目逆差,从国际收支的角度来看,因此美元会走弱。但其他国家需要累积美元的外汇储备来保障自身的经济和金融安全,所以美元会走强。在这几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美元开启了浮动之旅。
 

    重温这段历史,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发,第一,面子是别人给的,而不是自己要的。第二,美国的核心利益是希望掌握全球霸权,无论是经济、金融还是军事霸权,但他也需要保证自己的信用和大哥风范。当然当大哥是免不了花钱买单的,所以美国的财政赤字难以下降。第三,美国也不会指望通过贸易战解决自身的经常项目逆差问题,因为即使贸易赤字下降,财政赤字的增加还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历史给我们的解读是,贸易战是美国打压中国的手段之一,美国不能像叫小弟一样让中国乖乖就范,就只能通过胁迫手段。中国也不可能顺着美国,因为只要同意了一份“广场协议”,就肯定会有下一份“卢浮宫协议”。

 

    这就是外汇市场给我们的解读,熟悉这些市场历史,才能够理解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

 

3“周浩宏观外汇”读者们的特别优惠: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周浩宏观外汇”的关注,我也希望在这30集的《货币周游记》中,能给大家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干货,希望您跟我在在这场货币之旅中,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

话题:



0

推荐

周浩

周浩

172篇文章 2年前更新

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负责北亚地区宏观和市场研究。目前常驻新加坡,此前若干年在上海工作生活。

文章